1.国家空调质量标准

2.中央空调相关规范有哪些

3.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多联式空调技术及相关标准实施指南_什么叫多联式空调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特点决定了室内外机组的容量可以在一定比例上超配,即室内机组的总容量大于室外机组的额定容量。

对于多联式空调系统,一般室内机数量较多,同时启动的机会较少,因此,一般厂家会允许一定比例的超配,对于一对一的产品,内部和外部单元是匹配的,不存在匹配问题,虽然厂家规定多联机的最大连接比例为130%,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在工程设计中,有必要了解空调房间的使用情况和以后使用的可能性。

2、当并发利用率小于80%时,可考虑内部机连接比例为120%-130%,降低工程成本。

3、后期并发利用率大于90%时,不建议与内部机过度匹配,最好按1:1的比例配置,一旦内机过度匹配,会降低内机容量,效果不好。

扩展资料:

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空调系统的规模、制冷剂管路的最大长度、设备之间的最大高差、运行工况范围等应与所选设备的性能相匹配。

2、空调系统制冷剂管路的管径、管材及管件应根据制造厂的技术要求选用,系统自控设备、制冷剂分配器等主要附件由制造厂供货。

3、室外机应放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得影响周围其他居民,附近不应有易燃气体泄漏的危险。

4、多联机系统设计时,室内外机组的容量比(即系统所有室内外冷量之和与室外冷量之比)。

百度百科-多联式空调机组

国家空调质量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是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改善深圳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而制定。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其中,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对于空调节能设计的规定有哪些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空调节能设计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居住建筑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深圳的气候特征和建筑使用特点,优先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经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价综合考虑后确定。

居住建筑除特殊原因外,不宜用集中供冷方式。

用集中供冷方式的居住建筑,应满足下列规定:

1、应设置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量计量设施。

2、供冷设备选用机组的能效比(性能系数)应达到现行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能效等级2级或2级以上。

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IPLV(C)]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中规定的第2级或2级以上。

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的居住建筑,空调设备能效比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规定的能效等级2级或2级以上。

在空调时段关闭外门窗的情况下,应用设置卫生通风口或安装机械通风装置等具体措施保证居住空间卫生换气达到1.5次/小时。

居住建筑空调可向空气、水体、大地排热。应通过能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分析确定空调排热载体。

1、当具备地表水(如江河、海水等),或有适合的废水、污水等水源条件时,空调冷源可向水体排热。

2、当居住建筑的冷热负荷能实现全年热平衡时,空调系统可用埋管式岩土换热器向大地排热。

当选择水源热泵作为居住区或户用空调(热泵)机组的冷热源时,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的水必须确保不被破坏,并不被污染。

1、当向江河或海水等水体排热时,应分析排热对水体温度的影响。

2、当需抽取地下水作为空调冷源的冷却用水时,应报请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抽取的地下水必须能有效回灌。

用集中空调或户式中央空调的居住建筑,宜用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热泵机组,为居住建筑提供生活热水。

应充分利用空调房间排风中的冷量。空调房间的排风宜经过厨房和卫生间等非空调房间排出。

有条件时,在居住建筑中宜用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空调技术。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中央空调相关规范有哪些

国家空调质量标准:

JB/T 6420-1992 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 149KB

JB/T 6417-1992 空调用空气过滤器 115KB

JB/T 6411-1992 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 106KB

JB/T 6001-1992 农林拖拉机驾驶室空调系统性能 试验方法 73KB

JB/T 5151-1991 空调通风用空气 空气热回收装置 型式与基本参数 62KB

JB/T 5146.3-1991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性能试验方法 141KB

JB/T 5146.1-1991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型式与基本参数 55KB

JB/T 4330-1999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388KB

JB/T 4270-2002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471KB

JB/T 3707- 船用制冷、空调设备 一般技术要求 158KB

JB/T 10386-2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电子膨胀阀 464KB

JB/T 10359-2002 空调器室外机用塑料环境技术要求 216KB

JB/T 10284-2001 汽车空调用暖风水阀 262KB

JB/T 10212-2000 制冷空调用直动式电子膨胀阀 358KB

JB 9063-1999 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 安全要求 266KB

HG/T 2718-1995 汽车空调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460KB

CB*/ 330-83 船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4111KB

CB 3378-91 船舶冷藏、空调制冷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420KB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591KB

GB 50234-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68KB

GB 50234-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987KB

GB 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611KB

GB/T 14294-93 组合式空调机组 1517KB

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316KB

GBJ 304-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80KB

GBJ 243-8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79KB

GB/T 22257-2008 移动式空调器通用技术要求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431KB

CJ/T 134-2001?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 596KB

TBT 23-1993 铁道空调客车用发电车试验方法.pdf 606KB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性能要求.pdf 80KB

QC T 66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管接头和管件.doc 1524KB

QC/T 806-2008?汽车空调压缩机用电磁离合器技术条件 391KB

JB/T 10768-2007 空调水系统用电动阀门?7479KB

EJ/T 1116-2000 核设施通风空调和气体处理系统机械设备设计规范 2795KB

DB11/485-2007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1076KB

GJB 1913A-2006?军用方舱空调设备通用规范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1366KB

GB 19412-2003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758KB

TB/T 1804-1986 客车空调机组技术条件 114KB

TB 2700-1996 客车单元空调机组控制柜检验规则 494KB

QC/T 666 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 96KB

QC/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 255KB

AQ 7004-2007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3695KB

GB/T 21361-2008 汽车用空调器(中文)(印章处较模糊) 1228KB

GB/T 21360-2008_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中文) 1589KB

GB 21454-2008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557KB

GB/T 21360-2008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 1842KB

GB/T 16803-19 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 术语(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1363KB

JB/T 10700-2007 房间空调器风扇用塑封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1251KB

JB/T 10700-2007 房间空调器风扇用塑封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1196KB

GB/T 21360-2008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 1780KB

GBT 16803-19 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 术语.pdf 1292KB

YS/T 95.2-2001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 亲水铝箔 210KB

YS/T 95.1-2001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 素铝箔 155KB

YD/T 1363.4-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4部分:测试方法 1703KB

YD/T 1363.1-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1168KB

QCn 29008.9-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空调系统评定方法 314KB

QC/T 720-2004汽车空调术语 565KB

QC/T 708-2004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 262KB

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 268KB

QC/T 664-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443KB

QC/T 660-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 231KB

QC/T 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 89KB

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393KB

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645KB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29KB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155KB

JB/T 10648-2006空调与冷冻设备用制冷剂截止阀 单行本完整扫描版 1157KB

JB/T 10538-2005防爆除湿机及空调机 495KB

JB/T 10537-2005 冷冻空调设备用复合密封垫片 505KB

JB/T 10503-2005空调与制冷用高效换热管 595KB

JB/T 10531-2005 滚动轴承 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248KB

JB/T 10504-2005 空调风机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混响室法 933KB

GB/T 19933.4-2005土方机械 司机室环境 第4部分 司机室的空调、暖和(或)换气试验方法 200KB

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746KB

GB/T 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685KB

GB/T 17791-2007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335KB

GB/T 50114-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961KB

GB/T 20025.2-2005 汽车空调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耐制冷剂134a 590KB

GB 50365-2005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999KB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62KB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565KB

GB 4706.32-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1056KB

GB 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69KB

JT/T 216-2006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 918KB

GB/T 20108-2006低温单元式空调机 216KB

GB/T 20108-2006 低温单元式空调机 187KB

SY/T 4087-95 滩海石油工程通风空调技术规范 955KB

SJ/T 31374-94 空调器生产用自动焊接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153KB

SJ/T 31371-94 空调器散热片生产线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280KB

SJ/T 31370-94 空调器生产用自动弯管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339KB

SJ/T 31369-94 空调器生产用校准装置和套环机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258KB

SJ/T 31346-94 家用空调电机生产总装流水线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KB

SJ/T 11145-96 空调器红外遥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506KB

JB/T 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 230KB

JB/T 9063-1999 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 安全要求 225KB

JB/T 8702-1998 屋顶式风冷空调(热泵)机组 388KB

JB/T 8544-19 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258KB

JB/T 7666-1995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 84KB

JB/T 6915-1993 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 试验方法 111KB

JB/T 6914-1993 汽车空调器 性能试验方法 163KB

扩展资料: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温度,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安装位置

一般空调安装位置应避开热源,热风排除及噪声干扰应不影响邻居。

室外机的安装高度应低于室内机,这有利于冷冻油的循环。室外机的安装应无热风短路循环,以免影响散热:安装位置应有利于检修,易于排水和不影响过路行人,要避开或远离高压线,有辐射的场所和易燃易爆场所。

室内机安装前面不应有阻挡物,并保证冷风(或热风)的射流距离,使室内温度比较均匀。

一、安装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空调安装标准,特制定空调安装标准:?

1. 空调器应安装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2. 尽量避开自然条件恶劣(如油烟重、风沙大,阳光直射或有高温热源)的地方。?

3. 尽量缩短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的长度。?

4. 避开人工强电、磁场直接作用的地方,尤其是在涉及到消费者人身安全的方面,该标准更是提出了严格的量化要求。?

5. 室外机组安装架承载能力至少不低于 180公斤。?

6. 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梯、出口等公用地方不应安装空调器的室外机。?

7. 空调器的室外机组不应占用公共人行道,沿道路两侧建筑物安装的空调器其安装架底部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 2.5米。?

8. 空调器的室外机应尽可能远离相邻方的门窗和绿色植物,与对方门窗距离不得小于 3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空调

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

1.总则  主要规定了这本规范适用的范围,那就是“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与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规范执行。” 2.术语  与本规范有关的,在其他规范中不大引用的术语。  3.设计参数  按室外气象参数与室内空气质量两方面进行规定。室外气象参数是空调设计使用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质量是根据目前常用的家用中央空调自身特点而制定的室内空气温度、含尘量、新风量等的一系列规定。  4.空气调节  4.1 负荷计算 规定了空调负荷计算的要求与方法,并对家用中央空调使用的特殊性作了计算上的要求。  4.2 系统设计 规定了空调风系统的划分原则,并对分体多联空调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空调水管路系统、冷却塔和排风系统等设计、选用提出了要求。  4.3 空气处理与分布 在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空气分布、送风温差、空气循环次数及风速等方面规定了设计要求。  5.设备、管道与布置  5.1 一般规定 设备及管道材料的选择与布置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现行法令、规范、标准、条例。  5.2 设备、材料选择 对设备、材料作出了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选择原则。  5.3 设备、管道布置 对设备、管道布置作了较严格规定,尤其是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的布置,更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大问题,设计不容马虎。  6.防腐与保温  叙述了防腐与保温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定,尤其是涉及到消防、安全,确保使用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如保温材料的选择、厚度的确定等。  7.监测与控制  规定了家用中央空调监测与控制的一般要求、设置原则;空调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检测仪表的要求;空调系统监控手段等。  8.消声与隔振  提出了消声与隔振设计原则,规定了必须执行的有关规范、设备选择、布置以及家用中央空调各个设计环节和消声隔振的技术要求。  这本规范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行业内家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及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必将会提高家用中央空调协会和协会会员单位在广大用户心目中的可信度。

1 总则

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与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l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主要用于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以满足舒适性为目的,制冷量在7-80kw范围内,带集中冷热源的空调型式。

2.0.2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 设计参数

3.1 室外气象参数

3.1.1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

3.1.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用历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3.1.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3.1.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3.1.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3.1.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1.7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1.8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7月21日的太阳赤纬计算确定。

3.1.9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气象参数”用。

3.2 室内空气质量

3.2.1冬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              18- 22℃

人员经常活动范围内风速      不大于0.4m/s

当无热源时,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用5℃。

3.2.2设计集中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房间的用途,按下列规定用:

1.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用16-20℃;

2.房间,不宜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              25℃

更衣室             23℃

托儿所、幼儿园、医护室     20℃

盥洗室、厕所          12℃

办公用室            16℃

3.2.3夏季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温度            24-28℃

 相对湿度不大于       65%

 人员经常活动范围内风速   不大于0.5m/s

3.2.4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不小于20m3/(h.人)。

3.2.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应符合《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GB17095)的规定,不应大于0.15mg/m3。

3.2.6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住宅主要使用房间的噪声级应不大于46dB(A)。

4 空气调节

4.l 负荷计算

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可用分项简化计算方法进行,分项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食物和新风(或渗透风),其中国护结构负荷项可按经验指标估算确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

4.1.2逐时冷负荷计算应按国家现行《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4.1.3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4.l.4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4.1.5对间歇使用空调的房间,在选择空调末端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蓄热特性形成的负荷。

4.1.6对能单独使用空调的房间,在选择空调末端设备时,应考虑邻室不使用空调时形成的负荷。

4.1.7空调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可参考夏季冷负荷的数值,乘上经验系数决定。

4.2 系统设计

4.2.1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分别设置空调风系统:

 1.使用时间不同的房间;

 2.温度基数要求不同的房间;

 3.空气中含有异味、油烟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房间;

 4.负荷特性相差较大及同时分别需供冷与供热的房间或区域。

4.2.2当房间舒适度要求较高时,宜用各个房间可进行室内温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4.2.3对于舒适度要求较高、人员较长时间逗留的场所,应取保证新风量的措施。

4.2.4有条件时,应优先用变频或具有节能效果的变容量控制的空调系统;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强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2.5用分体多联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空调系统中,具有需同时分别供冷与供热的房间时,宜选择带有热回收的、能同时供冷与供热的空调系统;

 2.同一空调系统的规模、制冷剂管道最大长度。设备之间的最大高差、运行工况范围等,应符合设备性能的规定;

 3.选择设备时,应根据室内外设计温度、制冷剂配管长度。室内外机的标称冷热量及该设备技术参数等进行计算修正;

 4.空调系统制冷剂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道配件应按生产厂技术要求选用,系统自控设备、制冷剂分配器等主要配件,均应由生产厂配套供应。

4.2.6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循环水水温直控制在15-35℃;

 2.循环水系统的冷却设备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用闭式或开式冷却水塔;当用开式冷却水塔时,宜设置中间换热器,由相互隔离的闭式循环水系统与开式冷却水系统组成;

 3.热源的供热量应根据建筑物冬季白天和夜间负荷特性、系统可回收内区余热等,经热平衡计算确定。

4.2.7设有排风的空调系统,宜设置新风与排风系统的热回收装置。

4.2.8空调水管路系统,宜用闭式循环系统,并应考虑水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问题。

4.2.9冷却塔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冷却塔的进、出口水温和循环水量,在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条件下,应满足制冷机的要求;

 2.用旋转式布水器的冷却塔,运行时应有保证冷却塔冷却水量的措施;

 3.冷却塔应放置在通风条件良好、远离高温和有害气体的地方,并应避免漂水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应用阻燃型材料制作的冷却塔,符合防火要求。

4.3 空气处理与分布

4.3.l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经过滤处理。

4.3.2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应根据室内温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和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房间特点、内部装修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

4.3.3高大空间的空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调负荷必须通过计算确定;

 2.应注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当用侧向送风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当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侧向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

 3.应尽量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调区设置送排风装置。

 4.空调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差,当送风高度不大于5m时,不宜大于10℃;当送风高度大于5m时,不宜大于15℃。

4.3.4空调房间的空气循环次数不宜小于5h-1。

4.3.5送风口的出口面风速,应根据风量、射程、送风方式、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

4.3.6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用侧送风时,宜在送风口的同侧;条件允许时,可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断面风速不宜过大。

4.3.7回风口的面吸风速度,宜按表4.3.7选用。

表4.3.7回风口的面吸风速度

回风口位置 吸风速度(m/s)

房间上部 4.0-5.0

房间下部 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3.0-4.0

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1.5-2.0

用于走廊回风时 1.0-1.5

5 设备、管道与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设备及管道材料的选择与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条例和上海市发布的规定。

5.1.2空调和通风系统的送、回风、排风管道的防火阀及其感温、感烟控制元件的设置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执行。

5.2 设备、材料选择

5.2.l应优先选用符合下列条件的空调设备:

 1.用环境污染小的能源;

 2.用环保型制冷剂;

 3.能源利用效率高。

5.2.2风管必须用不燃材料制作;当用复合材料风管时,其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5.2.3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1。

5.2.4冷凝水管宜用U—PVC管。

5.3 设备、管道布置

5.3.1家用中央空调的室外机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用钢支架和膨胀螺栓墙体安装。

5.3.2道路两侧建筑物安装的空调设备,其托板底面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5.3.3空调室外设备出风口的(冷、热)气流禁止朝向相邻方的门窗,其安装位置距相邻方门窗不得小于下列距离:

 1.制冷额定电功率≤2kw的为3m;

 2.制冷额定电功率>2kw,且≤5kw的为4m;

 3.制冷额定电功率>5kw,且≤10kw的为5m;

 4.制冷额定电功率>10kw,且≤30kw的为6m。

5.3.4空调冷凝水管应用间接排水方式。当凝水盘位于机组内负压区时,冷凝水出水口处必须设置存水弯。

5.3.5空调冷凝6 防腐与保温水水平管道应沿水流方向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

5.3.6外墙面上的空调冷凝水管应有组织地排放。

6.1 防腐

6.1.1所有非镀锌铁件,须在除锈后刷防锈漆二度;非保温者再刷面漆二度。

6.1.2用木质隔热材料时,该材料应经浸渍沥青防腐。

6.2 保温

6.2.1下列设备与管道应保温:

 1.导致冷热量损失的部位;

 2.产生凝结水的部位。

6.2.2设备与管道的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温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

 2.非闭孔性保温材料的外表面应设隔汽层和保护层;

 3.管道和支吊架之间,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应取防止“冷桥”的措施。

6.2.3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应以《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的防结露计算方法为基础,并考虑减少冷、热损失和材料的价格因素,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确定。

6.2.4管道保温材料应用不燃和难燃材料。

6.2.5穿越防火墙、变形缝两侧各2m范围内风管保温材料及风管型电加热器前后0.8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用非燃材料。

6.2.6制冷剂管道的保温,应按厂家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6.2.7使用温度在7-65℃的冷热水管的保温,当用难燃型闭孔发泡橡塑时,厚度不得小于表6.2.7的规定。

表6.2.7空调冷热水管橡塑保温最小厚度表

保温厚度mm 27.5 30 32 35 38 41 44 47

室内 ≤DN20 DN25-32 DN40-50 DN70-80 DN100-150

室外 ≤DN32 DN40-50 DN70-80 DN100-125 DN150-200

注:1.仅适用于上海地区;

2.难燃型泡沫橡塑绝热制品性能应符合GB/T17794-1999国家标准,且20℃时,导热系数λ≤0.040W/( m? K),湿阻因子不小于800。

6.2.8使用温度在7-65℃的冷热水管的保温,当用离心玻璃棉绝热管瓦时,厚度不得小于表6.2.8的规定。

表6.2.8空调冷热水管玻璃棉保温最小厚度

保温厚度mm 30 40 45 50 55 60

室内 ≤DN32 DN40-70 DN80-150 DN200-400

室外 ≤DN32 DN32-40 DN50-70 DN80-125 DN150-200

注:1.仅适用于上海地区;

2.离心玻璃棉绝热制品性能应符合GB/T13350-2000国家标准;20℃时,导热系数λ≤0.042W/( m? K),密度为64kg/m3。

7 监测与控制

7.1 一般规定

7.1.1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包括参数检测、参数和动力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和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联锁与自动保护等。设计时,应根据功能要求、系统的类型和设备运行时间,经技术比较确定其具体内容。

7.1.2在满足控制功能和指标的条件下,应简化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环节。

7.1.3用自动控制的空调系统,应做到系统和管理设计合理,防止运行调节时各并联环路压力失调,其调节机构特性应符合要求。

7.1.4自动控制方式宜用电动式。

7.1.5设置自动控制的空调系统,应具有手动控制功能。

7.2 检测与信号显示

7.2.l空调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应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检测仪表。

7.2.2对于空调系统的下列参数,必要时可设置检测仪表:

 1.室内外温度;

 2.送回风温度;

 3.空气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

 4.水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

7.2.3空调系统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空气温度:应装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有代表性的、空气流通的地点;

 2.风管内空气温度:应由所控系统的工艺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并应符合制造厂有关的安装规定;

 3.水流、水压和水温检测元件:安装位置及与管路的连接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系统的要求。

7.2.4空调系统的通风机、水泵和电加热器等应设工作状态显示信号。

7.3 调节与控制

7.3.1空调系统的调节方式,应根据调节对象的特性参数、房间热湿负荷变化的特点以及控制参数的精度要求等进行选择。

7.3.2空调的集中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监控环节:

 1.设备的启停控制及联锁控制;

 2.设备的状态监视及故障保护;

 3.参数的控制和测量;

 4.执行器的控制;

 5.其他。

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类型、使用功能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监控内容。

7.3.3空调系统的监控应包括温度、机组的防冻保护控制以及风机运行状态、过滤器状态等环节。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系统类型等项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3.4当水冷式空气冷却器用变水量控制时,宜由室内温度调节器通过高值或低值选择器进行优先控制,并对加热器进行分程控制;冷水系统宜用两通阀及改变水泵转速。

7.3.5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在满足室内参数和节能要求的情况下,宜用变结构多工况控制系统。工况转换宜用手动方式。

7.3.6位于冬季有冻结可能地区的新风或空调机组,应对水盘管加设防冻保护控制。

7.3.7空调及通风系统宜用独立电源回路。

7.3.8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送风机应有延时关闭的功能,并应设无风断电保护。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7.3.9自动调节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两通阀,宜用等百分比特性的;

 2.水三通阀,宜用抛物线特性或线性特性的;

 3.调节阀的进出口压差,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且应对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及孔径进行选择计算

8 消声和隔振

8.1 一般规定

8.1.1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噪声和振动的频率特性及传播方式,综合考虑确定。

8.1.2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0070-88)等的有关规定。

8.1.3空调系统产生的振动,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振动级,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等的有关规定。

8.1.4在选择设备和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取下列降低声源噪声的措施:

 1.应选用高效率、低噪声设备;

 2.系统风量一定时,所选风机的风压安全系数不宜过大;

 3.通风机与电动机宜用直联传动;

 4.通风机进出口处的管道不宜急剧转弯;

 5.必要时,弯头和三通支管等处,应装设导流叶片;

 6.宜少装或不装调节阀,必要时,要求严的房间应在阀后设消声支管或消声风口。

8.1.5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表8.1.5选用。

表8.1.5风管内的风速(m/s)

室内允许噪声dB(A) 主管风速 支管风速 出风口风速(散流器后)

25-35 ≤2 ≤1.6 ≤0.8

≤40 ≤3.0 ≤2.4 ≤1.2

≤45 ≤4.0 ≤3.2 ≤1.6

≤50 ≤5.0 ≤4.0 ≤2.0

≤55 ≤6.0 ≤4.8 ≤2.4

≤60 ≤7.0 ≤5.6 ≤2.8

8.1.6空调机房的位置,不宜靠近有较高隔振和消声要求的房间;当必须靠近时,应用必要的隔声、隔振、消声和吸声措施。

8.1.7消声处理后的风管,不宜穿过高噪声的房间;噪声高的风管,不宜穿过噪声要求低的房间。当必须穿过时,应取隔声措施。

8.2 消声和隔声

8.2.1空调设备的声功率级,宜用实测数值;当无实测数值时,可通过计算确定。

8.2.2通风和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器或取其它消声措施。

8.2.3选择消声器时,应根据系统所需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因素,分别用阻性、抗性或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8.2.4消声器宜布置在靠近机房的气流稳定的管段上,距风机出人口、弯头。三通等要有一定距离,一般要求大于4-5倍风管直径或当量直径;当消声器直接布置在机房内时,消声器、检查门及消声后的风管,应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必要时,也可在总管和支管上分段设置。

8.2.5机房应根据邻近房间或建筑物的允许噪声标准,取相应的隔声措施;当机房靠近有较高消声要求的房间,机房门窗应用隔声门窗。

8.2.6管道穿过机房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应使用弹性材料填充密实。

8.2.7进、出风口与风管之间的连接,应设置适当长度的扩散管,避免突扩或突缩风管的产生。

8.3 隔振

8.3.1当通风、空调和制冷装置的振动靠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取其它隔振措施。

8.3.2当设备运转小于或等于 1500r/min时,宜选用弹簧减振器;设备转速大于 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等弹性材料的隔振垫块或橡胶隔振器。

8.3.3选择弹簧隔振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的运转频率与弹簧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5;

 2.弹簧隔振器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允许工作载荷;

 3.当共振振幅较大时,宜与阻尼大的材料联合使用;

 4.弹簧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宜加一定厚度的弹性隔振垫。

8.3.4选择橡胶隔振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隔振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

 2.计算压缩变形量宜按制造厂提供的极限压缩量的1/3-1/2用;

 3.设备的运转频率与橡胶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5;

 4.橡胶隔振器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允许工作载荷;

 5.橡胶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宜加一定厚度的弹性隔振垫。

8.3.5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的进出口,宜用软管连接;制冷机的进出口,宜用可曲橡胶接头连接。

8.3.6管道的支吊架宜用弹性支吊架。

安装规范

一.验收安装与配置部分:

管道循环系统是否有按要求加压试漏。

室内机、室外机的吸入、吹出部位是否有妨碍、短路。

室内/外机本体是否安装牢固。

铜管布设是否美观牢固。

隔热材料是否确认包装良好。

排水管安装及排水是否良好。

与机器连接风管是否已固定。

管道连接完后,应做通水试验和满水试验,一检查排水畅通,二检查其是否漏水。

二.验收电器及安全部分:

电器部分是否有预防老鼠等动物咬坏措施。如:天花上的电线要加护套等。

电源线线径、漏电开关是否符合规定。

接地线是否已连接,连接良好、紧固。

室内外机接线柱的螺丝是否紧固。

电线连接处是否使用固定片固定。

电压是否正常,符合额定电压的90%~110%范围内。

三.验收试运转部分:

冷媒系统阀门是否全部打开。

运转前检漏时是否有泄漏(连接部位、阀体)。

室内外机的地址码是否按要求设定(多联机系列及集中控制系统时设定)。

室内机及室外机运转时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

四.竣工验收: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合格后即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1)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的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试验记录。

6)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系统单机试运转记录。

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观察质量综合检民记录。

10)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改善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而制定。其中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结合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应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

设有集中新风供应的居住建筑,当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时,应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无集中新风供应的住宅,宜分户(或分室)设置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

当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空调和供暖时,应选择符合《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5)中规定的节能型产品(能效等级2级)。

住宅用户式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名义工况时的能效比应符合《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中能效比4级的标准。

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中规定的第3级。

3、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最低能效比和性能系数应符合《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6)的规定。

4、风冷或蒸发冷却的户用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中规定的4级。

当用集中空调系统时,冷源设备的下列项目不应低于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的规定值:

1、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

2、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能系数;

3、电制冷(含地源热泵)机组名义工况综合制冷性能系数。

安装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含风冷户用冷水(热泵机组)、风管机、多联机)时,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能通畅地向室外排出空气和自室外吸入空气;

2、在排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之间不会发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3、可方便地对室外机的换热器进行清扫;

4、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

当选择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居住区或户用空调(热泵)机组的冷热源时,应确保地下不被破坏和不被污染,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中的各项有关规定。

空调末端设备用风机盘管机组时,应配置风速开关;集中冷源空调系统应设置温控水路两通电动阀。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