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不用微波炉_欧美为什么禁止使用微波炉
1.微波炉到底有没有危害
2.如何使用微波炉,应该注意些什么?
3.各位在欧美国家 德国或俄罗斯待过的朋友或有亲友在那边的朋友进来一下!有事相求
4.微波炉温度一般多少度
5.有人说使用微波炉加热食品弊大于利,应尽可能不要使用!怎么办?
6.关于微波炉的问题
7.微波炉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最近国内某报刊登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建议拔掉微波炉的插头》———提出微波炉加工过的食品对人体有百弊无一利,呼吁人们彻底放弃微波炉。究其源头,是一篇据称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资深学者的文章。
自从微波炉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难以离开它了。据说在美国微波炉的使用率达到90%,上海这方面的统计我们没有掌握,但记者在自己身边做了个小调查,发现一般生活条件的家庭每天使用微波炉的次数至少在4次以上,主要用于加热和解冻。对于一些生活节奏较快的家庭,一天内使用微波炉的次数在10次以上的并不少见。以Babara一家为例,小夫妻俩早上起床后,热牛奶两杯,即使用微波炉2次;微波加热烧烤面包,使用1次;煮即食燕麦,使用1次。中午,母亲一人在家吃饭,加热剩饭剩菜,使用微波炉2次。下午,烧烤山芋使用了1次。傍晚,烧饭、解冻猪肉、蒸鱼各使用1次。发现刚炒的刀豆不熟,又用微波炉加温1次。晚上消毒抹布,又用1次,总计12次。
正是由于市民使用微波炉的频次在逐渐增多,出现这样一篇文章更让人忐忑不安,使用微波炉是不是对人体有害,使用微波炉要注意点什么,记者专门咨询了有关人士。
专家教你科学使用微波炉
1.必须读懂微波炉的使用说明书。
2.不能违规操作,不宜在加热过程中放置不应加入的食物佐料。
3.按规定使用微波加热专用器皿,少用塑料制品,以用瓷、陶材料盛器为好。
4.加热易发泡、易膨胀、易蒸发的食物时,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应严格按程序操作。开门前先观察加热食物的变化或外观状态,开门时防止食物溅出,伤及眼睛、皮肤等部位。
5.经常检查微波炉门的关闭情况有无异常。怀疑有微波漏能时,可在微波炉工作时使用测电笔或小型日光灯管在门隙周围测量,如发现电笔或灯管发亮,则表示有微波泄漏存在,尽快送往检修单位检查。
6.做好微波炉内的清洁卫生工作,不能留有食物飞溅的残渣或油污。
7.微波炉运转时,劝告儿童不要靠近。
8.微波炉安放位置:不宜与人们站、坐位置太近,更应避免人体头部接近工作中的微波炉。
9.一旦怀疑有微波漏能,发生人体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只要规范操作,微波炉运转正常,微波炉正常加热不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微波炉》一文内容摘要
观点一:微波加热血液可致死
1991年,Norma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但Norma却死了。Norma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根本的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
观点二:志愿者生理发生变化
瑞士科技协会的HansHertel博士和BernardBlanc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气。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此外,淋巴细胞减少了。淋巴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
观点三:微波改变血清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血清会导致发光细菌发射出更多的冷光,似乎微波中的能量被转移积蓄在食物的分子链中,改变了血清的能量结构,当细菌遇见血清时,就受到刺激发出光线。
观点四:前苏联禁用微波炉
前苏联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和食用微波食品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苏联于1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对应用微波辐射制定了非常严厉的限制。
观点五:微波食品有致癌性,营养受损
科学家还发现,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和E以及抗脂肪胆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此外,细胞膜的电解性出现不稳定现象。维持正常的细胞膜电解性对细胞的健康和细胞间的连接是至关重要的。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而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
观点回应
来自营养学家的声音
今年的《美国食品科学》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20%,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04%。另外,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骨旁,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
对于最近国外文章所提出的微波加热后的食品有害人体的看法,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柳启沛和名誉理事长史奎雄都表示我国对微波用于日常饮食加热、烹调这一细微领域都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定要有根据,一是资料和理论依据,二是更重要的实验。
来自微波专家的声音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首先应明确区别两点,即微波辐射的影响同微波炉加工食品对人的影响。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大量证据证明,是确定无疑的;但可取适当保护措施;而经微波炉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妄下断言。其次要看微波炉加工的对象是活体还是静体。输血致死的例子举证不确切,因为它是把用于输血的活性血液同静体的普通食物相提并论,这显然说明不了问题。
曹恩华还指出,要认定微波炉加工食品是否有害,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特别是分子水平的测试。比如判断是否致癌,就须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质是否增加、增加多少作定量分析等等,而且要看这种增减是否在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试验还必须有大量人群的严格比对,得出统计学的科学结论。该文章提及的试验很不充分,缺乏严格的病理学调查,所以虽然原理上没有错,但结论却是轻率的。比如它说血清导致细菌发光,用志愿者的血清就绕了一个弯,直接用加工过的食物岂不更好;此外,它用了几个志愿者?是光食用微波食品,还是也食用其他食品?结果是否都一样?这些都缺乏统计学的结果。曹恩华建议,此类试验最好用实验鼠来做,而且要做是否产生活性氧等最基本的实验。
来自职业卫生专家的声音
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毒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锡鹏曾就微波对人体的影响做过多年研究。他介绍说,医学和生物学上,将量子能量大于12ev(电子伏特)的电磁辐射称电离辐射,小于12ev的则称为非电离辐射。如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离辐射,它们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水和其他物质发生离解从而杀伤活体细胞和生命物质。因此,医生只允许病人或可疑患者进行X射线摄片或接受γ射线照射杀死肿瘤细胞。而微波的量子能量,只有0.00124ev,远远小于12ev,属于非电离辐射的范畴。微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也远比X射线和γ射线小。
而微波加热食物的基本原理就是食物中含有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等在接受微波的照射后,上述成分中的离子会发生迁移和偶极子形成后的旋转。这些离子的迁移、旋转及相互摩擦等快速运动伴有能量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产生能耗的多少与物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体的含水量来决定。食物被微波加热程度决定于含水量的多少,含水分多的食物容易被加热,所耗能量也相对较多。食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首先是水分的蒸发,只要水分没有全部蒸发干枯,那么食物中的其它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如果加热过度,水分过度蒸发,食物就会烧焦。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变化,那就当作别论了。特别是在添加过多的芳香、辛辣、重油或某些色素时,经过高温加热,有可能使食物变质或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甚至是具有致癌活性成分的食物。但实际上,就是在我们通常人工烹调食品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种可能性。
此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国际上都有用γ射线辐照食品的工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使用。欧美国家一直不断有人反对食用辐照食品。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按照操作规范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既然γ射线加工的食品可以食用,微波加热的食物无疑也可放心食用了。
至于微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据金教授介绍工业上使用大功率微波加热炉,工作人员过度接近微波介热电容、电极板,有可能发生头晕、头昏、睡眠不足、多梦、记忆力不好等症状。长期接触大功率微波发射天线或经常检修开机状态下的微波设备的工人,除有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也有可能出现心率或快或慢的变化,血压波动或偶有心电图检查异常的发现。一旦脱离接触也可减轻症状或日渐恢复。文献中有报道发生微波白内障的病例,这只在极为个别的情况下发生。几乎不存在因接触微波炉而引起眼睛白内障的可能。除了微波引起的白内障以外的其他症状,都是属于可恢复性的功能变化。
微波炉到底有没有危害
关于微波炉加工食品危害人类健康的报道相继见诸网上和报章,这些报道再次提起已成为陈词滥调的“微波炉有害论”:一,微波炉会造成电磁辐射和微波泄漏;二,使用微波炉加热,会造成食物的营养价值严重流失;三,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集中产生一定的有害变化。有关专家认为,这些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微波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等领域,造福于人类;而微波炉的发明是20世纪的重明之一,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国家有关部门官员也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过任何有关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有人说苏联于1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发表了全球警告。据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公司海外部调查,前苏联根本没有发过取缔微波炉的警告,而是翻译者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讲要注意防止微波炉的泄漏,现在格兰仕每年出口到前苏联地区的微波炉30多万台,并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 据中国家电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国家商检局进出口家用电器认可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张铁雁介绍,微波炉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灯管还要少。目前微波炉微波泄漏的国际标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我国微波炉泄露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毫瓦的标准比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的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家家都使用微波炉,但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他们出现缺营养的现象。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女教授阿戴尔研究微波辐射对小动物和人类的影响已超过25年,她曾经把松鼠猴及其它动物放入微波室接受照射,而那些小动物在微波室内表现得很兴奋,出来的时候反而有点依依不舍。阿戴尔除亲自进入微波室外,还邀请年龄、性别不同的志愿者,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他们的感觉与享受明媚的阳光差不多。她解释,虽然微波与X光和伽马射线等同属放射线,但其量子能量却相差数百万倍。她指出,微波杀死细胞的唯一途径就是令它自己“热死”,而微波炉泄漏的辐射永远无法达到如此程度。 据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腌肉、腊肉、咸鱼和熏鸭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它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也会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能引起细胞癌变。美国药理学家研究发现,将腌肉放在微波炉内烤45分钟,取出来时既香又脆、味美可口,而且用化学方法分析,找不到一点亚肖胺的痕迹。 对于不断出现的微波炉有害论,中国家电协会陈钢副秘书长认为这是家电业不正当竞争的一种表现。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我国家电行业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为争夺市场,此前中国家电市场上出现过不少借机诋毁同行的不正当竞争做法,但如此诋毁众多微波炉厂家,使全行业销售大幅滑坡的做法还是头一次见到。“中国家电协会将发表严正声明:微波炉绝对不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陈钢说。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谁要为这些论调及其传播承担责任。在中国家电业,类似微波炉如此遭遇的已不止一单,去年4月流传的“变频空调有害论”也曾在业界引起非议,但这种现象最终也是不了了之。格兰仕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关各方应齐心协力,维护中国微波炉市场的稳定有序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中国名牌的健康成长。
如何使用微波炉,应该注意些什么?
最近几年,网络上对于微波炉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甲方:微波炉有害健康。
他们的理由是:早在1961年,美国科学家戈登就发现:微波炉的微波在人身体上沿神经纤维造成乙酰胆碱(不是激素)的积累,即使微波炉的微波发射极其微弱,也会引起许多疾病。不久之后,又得到了法国居里基金会研究人员达尔达隆的证实:微波炉的电磁波(微波)外溢(由于取了安全措施,这种外溢量很小)能造成永远不能愈合的烧伤,微波炉能把半径3-5米的磁场结构破坏;在微波炉附近,由于人体细胞振荡所产生的磁场会被扰乱。据美国研究报道:长时间呆在微波炉旁会引起心跳变慢。曾经有一个病例,病人死于一次输血,而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证明:微波炉加热,对物质的化学性质造成了根本的破坏。
微波炉对食物的破坏十分可怕。有人说,用微波炉“煮”过的、或解冻过的食物,就不再有任何活性维生素了,只剩下一些热量在胃里“滥竽充数”。瑞士科技协会的Hans Hertel博士和Bernard Blanc博士经过实验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微波食品的志愿者的血清会导致发光细菌发射出更多的冷光,因为微波中的能量被转移、积蓄在食物的分子链中,改变了血清的能量结构。美国、前苏联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吃微波食品的人的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的癌细胞增加。统计数据表明: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肠癌,消化系统也会逐渐崩溃。前苏联人还发现了荷尔蒙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此外,细胞膜的电解性出现不稳定现象,维持正常的细胞膜电解性对细胞的健康和细胞间的连接是至关重要的。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等。
总之,“微波炉有害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波炉会造成电磁波或电磁辐射和微波泄漏(微波其实就是电磁波或电磁辐射的一种);2,使用微波炉加热,会造成食物的营养价值严重流失;3,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集中产生一定的有害变化。因此,人们不能图方便就经常使用微波炉。
乙方:微波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等领域,造福于人类;而微波炉的发明是20世纪的重明之一。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有人说苏联于1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发表了全球警告。据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公司海外部调查结果:前苏联根本没有发过取缔微波炉的警告,而是翻译者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讲要注意防止微波炉的微波泄漏。
甲方乙方都说了,那么,微波炉到底有没有害呢?。
笔者第一次使用微波炉,是1988年(韩国进口)。从那以后,家里换用过6台微波炉。15年前,大概是每周3-5次;最近15年,大概是每天3-5次。最近几年,本人体检十分频繁,因为买保险的缘故,但没有任何体检结果或检查数据表明:癌细胞增加、消化系统崩溃、荷尔蒙异常、永久性脑损伤或者情绪波动、智力下降等。至于记忆力下降,的确有,但这个是正常的年龄问题导致的。
那么,如何理解微波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呢?其实,这个很明显,微波对人体的伤害肯定存在,问题不是微波,而是微波泄漏;其它电磁辐射也到处存在,手机、电视、电脑等等,问题是强度如何,是否取了避免措施。
网络中有对比的证据:据有关专家介绍,微波炉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灯管还要少。目前微波炉微波泄漏的国际标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中国微波炉泄露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毫瓦的标准,比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的国际标准还要严格。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女教授阿戴尔研究微波辐射对小动物和人类的影响已超过25年,她解释道:虽然微波与X光和伽马射线等同属放射线,但其量子能量却相差数百万倍。她指出:微波杀死细胞的唯一途径就是令它“热死”,而微波炉泄漏的辐射永远无法达到如此程度。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家家都使用微波炉,但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他们出现缺营养的现象。据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它烹饪方法高得多。
微波炉只是一种高效率的加热方式(通过水分子在高频电磁场中偶极旋转,摩擦生热),本身并不会引起疾病。由于快捷方便,有些食物的营养还不容易丢失。但部分营养是要长时间加热(例如传统的炖汤)才能被人体吸收。最主要的差别是微波炉提高了效率,但是牺牲了一些美味的做法。
关于用微波炉热是否会破坏的营养成分问题,关键在于加热时间的长短。因为微波炉的加热速度极快,而保存营养成分的温度不能太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微波炉的杀菌能力主要来自于热力效应和生物效应。热力效应能使细菌的细胞蛋白质受热凝固,导致细菌死亡。如果用微波炉加热时间过长,会使中的蛋白质受高温作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淀物出现,影响食品质量。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中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主要有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流失得厉害,其次是乳糖。
由此可见,正确使用微波炉,才不会导致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破坏。
那么,吃微波食品,我们的身体是否会变得更糟?
其实,微波炉的发明者是美国自学成才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本塞,斯本塞于1921年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城,于1945年发明了微波炉。从此,微波炉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由于用微波烹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仅味美,而且有特色,因此有人诙谐地称之为“妇女的解放者”。
当今,全球超过近10亿的家庭仍在使用微波炉,现在世界上已经累计有数亿台了;而在这60多年间,全世界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例因使用微波炉造成人体伤害的事例;目前尚未接到过任何有关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报告,迄今为止,世卫组织并没有发出过类似的警告。
当然,从环保和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摄入食品的多样化,以及烹饪方式的简单化,是人类健康食品的大趋势。食用加热时间太长导致的高温食品,是消化系统癌变的主要原因。
所以,放心使用微波炉!正确使用微波炉!
各位在欧美国家 德国或俄罗斯待过的朋友或有亲友在那边的朋友进来一下!有事相求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微波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等领域,造福于人类;而微波炉的发明是20世纪的重明之一,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国家有关部门官员也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过任何有关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有人说前苏联于1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发表了全球警告。据有关部门调查,前苏联根本没有发过取缔微波炉的警告,而是翻译者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讲要注意防止微波炉的泄漏,现在中国某品牌微波炉每年出口到前苏联地区的微波炉30多万台,并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
据中国家电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国家商检局进出口家用电器认可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张铁雁介绍,微波炉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灯管还要少。目前微波炉微波泄漏的国际标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我国微波炉泄漏“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毫瓦”的标准比“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的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家家都使用微波炉,但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他们出现缺营养的现象。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女教授阿戴尔研究微波辐射对小动物和人类的影响已超过25年,她曾经把松鼠猴及其它动物放入微波室接受照射,而那些小动物在微波室内表现得很兴奋,出来的时候反而有点依依不舍。阿戴尔除亲自进入微波室外,还邀请年龄、性别不同的志愿者,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他们的感觉与享受明媚的阳光差不多。她解释,虽然微波与X光和伽马射线等同属放射线,但其量子能量却相差数百万倍。她指出,微波杀死细胞的唯一途径就是令它自己“热死”,而微波炉泄漏的辐射永远无法达到如此程度。
据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腌肉、腊肉、咸鱼和熏鸭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它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也会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能引起细胞癌变。美国药理学家研究发现,将腌肉放在微波炉内烤45分钟,取出来时既香又脆、味美可口,而且用化学方法分析,找不到一点亚硝胺的痕迹。
对于不断出现的微波炉有害论,中国家电协会陈钢副秘书长认为这是家电业不正当竞争的一种表现。有关人士指出,有关各方应齐心协力,维护中国微波炉市场的稳定有序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要正确使用微波炉,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0兆赫,这种微波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的器官和组织,只能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而已,只要不是持续长时间地辐射,一般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科学家发现从微波炉中泄露出来的微波在空间传播时,它的衰竭程度与离微波炉的距离平方大致成反比关系。这就是说,如在微波炉炉门处每平方厘米的微波炉泄露有10毫瓦的话,那么在1米以外的空间只有0.001毫瓦的强度了。何况微波炉炉门实际的泄露量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值,国际标准严格规定微波炉微波泄露量不得大于每平方厘米5毫瓦,我国一些生产厂家的出厂技术要求都控制在国际标准的1/5即每平方厘米1毫瓦以内,是国际标准泄漏量的1/50。每一台微波炉在制造的每一个过程中,都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微波炉不外泄。微波炉的门经过特别的设计,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门打开的瞬间,微波炉立即停止发射,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以世界上微波炉普及率最高的美国来说,90%以上的家庭都在使用微波炉,全世界微波炉的年销售量已达近3800万台,可是还没有一例因微波炉引起的对人体伤害的报道。
微波炉温度一般多少度
微波用得不少,超市里很多快捷食品是用微波炉,烤箱加热下就可以的,平时做饭用电炉在德国是主流,用天然气的很少.微波炉没什么不同,就是功能没国内卖的全,可以蒸的那种没见到卖的,一般是带烧烤功能
有人说使用微波炉加热食品弊大于利,应尽可能不要使用!怎么办?
微波炉一般温度为1度。
微波炉原理: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
关于微波炉的问题
最近国内某报刊登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建议拔掉微波炉的插头》———提出微波炉加工过的食品对人体有百弊无一利,呼吁人们彻底放弃微波炉。究其源头,是一篇据称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资深学者的文章。
自从微波炉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难以离开它了。据说在美国微波炉的使用率达到90%,上海这方面的统计我们没有掌握,但记者在自己身边做了个小调查,发现一般生活条件的家庭每天使用微波炉的次数至少在4次以上,主要用于加热和解冻。对于一些生活节奏较快的家庭,一天内使用微波炉的次数在10次以上的并不少见。以Babara一家为例,小夫妻俩早上起床后,热牛奶两杯,即使用微波炉2次;微波加热烧烤面包,使用1次;煮即食燕麦,使用1次。中午,母亲一人在家吃饭,加热剩饭剩菜,使用微波炉2次。下午,烧烤山芋使用了1次。傍晚,烧饭、解冻猪肉、蒸鱼各使用1次。发现刚炒的刀豆不熟,又用微波炉加温1次。晚上消毒抹布,又用1次,总计12次。
正是由于市民使用微波炉的频次在逐渐增多,出现这样一篇文章更让人忐忑不安,使用微波炉是不是对人体有害,使用微波炉要注意点什么,记者专门咨询了有关人士。
专家教你科学使用微波炉
1.必须读懂微波炉的使用说明书。
2.不能违规操作,不宜在加热过程中放置不应加入的食物佐料。
3.按规定使用微波加热专用器皿,少用塑料制品,以用瓷、陶材料盛器为好。
4.加热易发泡、易膨胀、易蒸发的食物时,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应严格按程序操作。开门前先观察加热食物的变化或外观状态,开门时防止食物溅出,伤及眼睛、皮肤等部位。
5.经常检查微波炉门的关闭情况有无异常。怀疑有微波漏能时,可在微波炉工作时使用测电笔或小型日光灯管在门隙周围测量,如发现电笔或灯管发亮,则表示有微波泄漏存在,尽快送往检修单位检查。
6.做好微波炉内的清洁卫生工作,不能留有食物飞溅的残渣或油污。
7.微波炉运转时,劝告儿童不要靠近。
8.微波炉安放位置:不宜与人们站、坐位置太近,更应避免人体头部接近工作中的微波炉。
9.一旦怀疑有微波漏能,发生人体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只要规范操作,微波炉运转正常,微波炉正常加热不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微波炉》一文内容摘要
观点一:微波加热血液可致死
1991年,Norma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但Norma却死了。Norma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根本的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
观点二:志愿者生理发生变化
瑞士科技协会的HansHertel博士和BernardBlanc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气。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此外,淋巴细胞减少了。淋巴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
观点三:微波改变血清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血清会导致发光细菌发射出更多的冷光,似乎微波中的能量被转移积蓄在食物的分子链中,改变了血清的能量结构,当细菌遇见血清时,就受到刺激发出光线。
观点四:前苏联禁用微波炉
前苏联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和食用微波食品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苏联于1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对应用微波辐射制定了非常严厉的限制。
观点五:微波食品有致癌性,营养受损
科学家还发现,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和E以及抗脂肪胆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此外,细胞膜的电解性出现不稳定现象。维持正常的细胞膜电解性对细胞的健康和细胞间的连接是至关重要的。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而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
观点回应
来自营养学家的声音
今年的《美国食品科学》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20%,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04%。另外,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骨旁,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
对于最近国外文章所提出的微波加热后的食品有害人体的看法,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柳启沛和名誉理事长史奎雄都表示我国对微波用于日常饮食加热、烹调这一细微领域都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定要有根据,一是资料和理论依据,二是更重要的实验。
来自微波专家的声音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首先应明确区别两点,即微波辐射的影响同微波炉加工食品对人的影响。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大量证据证明,是确定无疑的;但可取适当保护措施;而经微波炉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妄下断言。其次要看微波炉加工的对象是活体还是静体。输血致死的例子举证不确切,因为它是把用于输血的活性血液同静体的普通食物相提并论,这显然说明不了问题。
曹恩华还指出,要认定微波炉加工食品是否有害,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特别是分子水平的测试。比如判断是否致癌,就须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质是否增加、增加多少作定量分析等等,而且要看这种增减是否在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试验还必须有大量人群的严格比对,得出统计学的科学结论。该文章提及的试验很不充分,缺乏严格的病理学调查,所以虽然原理上没有错,但结论却是轻率的。比如它说血清导致细菌发光,用志愿者的血清就绕了一个弯,直接用加工过的食物岂不更好;此外,它用了几个志愿者?是光食用微波食品,还是也食用其他食品?结果是否都一样?这些都缺乏统计学的结果。曹恩华建议,此类试验最好用实验鼠来做,而且要做是否产生活性氧等最基本的实验。
来自职业卫生专家的声音
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毒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锡鹏曾就微波对人体的影响做过多年研究。他介绍说,医学和生物学上,将量子能量大于12ev(电子伏特)的电磁辐射称电离辐射,小于12ev的则称为非电离辐射。如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离辐射,它们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水和其他物质发生离解从而杀伤活体细胞和生命物质。因此,医生只允许病人或可疑患者进行X射线摄片或接受γ射线照射杀死肿瘤细胞。而微波的量子能量,只有0.00124ev,远远小于12ev,属于非电离辐射的范畴。微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也远比X射线和γ射线小。
而微波加热食物的基本原理就是食物中含有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等在接受微波的照射后,上述成分中的离子会发生迁移和偶极子形成后的旋转。这些离子的迁移、旋转及相互摩擦等快速运动伴有能量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产生能耗的多少与物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体的含水量来决定。食物被微波加热程度决定于含水量的多少,含水分多的食物容易被加热,所耗能量也相对较多。食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首先是水分的蒸发,只要水分没有全部蒸发干枯,那么食物中的其它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如果加热过度,水分过度蒸发,食物就会烧焦。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变化,那就当作别论了。特别是在添加过多的芳香、辛辣、重油或某些色素时,经过高温加热,有可能使食物变质或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甚至是具有致癌活性成分的食物。但实际上,就是在我们通常人工烹调食品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种可能性。
此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国际上都有用γ射线辐照食品的工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使用。欧美国家一直不断有人反对食用辐照食品。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按照操作规范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既然γ射线加工的食品可以食用,微波加热的食物无疑也可放心食用了。
至于微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据金教授介绍工业上使用大功率微波加热炉,工作人员过度接近微波介热电容、电极板,有可能发生头晕、头昏、睡眠不足、多梦、记忆力不好等症状。长期接触大功率微波发射天线或经常检修开机状态下的微波设备的工人,除有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也有可能出现心率或快或慢的变化,血压波动或偶有心电图检查异常的发现。一旦脱离接触也可减轻症状或日渐恢复。文献中有报道发生微波白内障的病例,这只在极为个别的情况下发生。几乎不存在因接触微波炉而引起眼睛白内障的可能。除了微波引起的白内障以外的其他症状,都是属于可恢复性的功能变化。
谁说微波食品有害健康
·方舟子·
微波炉的发明纯属偶然。1945年,美国工程师斯宾塞(Percy Le Baron Spencer)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磁控管时,发现口袋中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他猜测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微波炉因此诞生。当然,斯宾塞在做实验时本人也经受微波烘烤,不过这似乎对他的健康并无影响:他活了76岁(1894-10)。早期微波炉既笨重又昂贵,直到1967年才出现了适合家用的小型微波炉。
由于用微波炉烹饪既快速、方便又清洁,深受欢迎,目前发达国家几乎家家都有微波炉,在中国也相当普遍。微波炉已成了现代生活的象征之一,因此,如果有谁说微波食品有害健康,那可真有点骇人听闻了。这种小道消息本来只在网站和小报中流传,可信度很低,本无需认真对待。但是最近有一篇翻译文章《微波食品弊大于利》(作者/Raymond Francis,译者/吴轶凡,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17日)出现在了中国一份读者众多、有很大影响力的主流报纸上,把微波食品说得极其恐怖,而且言之凿凿,似乎很有科学根据,让读者恨不得赶快把微波炉扔掉,这就值得我们重视了。
该译文后面的注释称文章作者是“美国麻省大学科学家”,这是译者为了夸大文章的权威性而捏造出来的一个头衔。在原文后面,作者Raymond Francis只说自己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培养的科学家”,换句话说,就是曾经在MIT上过学。此人也并非正儿八经的科学家。根据从网上检索到的他接受访时的自我介绍,他曾经在MIT得过化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十几年前自己觉得健康状况不佳,看了多个医生都未能让他恢复健康,于是对医学失去信心,自己研究医学,创建了一家叫“超越健康”(Beyond Health)的公司,专门推销“最佳保健”,销售他发明的保健品,并出过一本书叫《永不生病》(NEVER BE SICK AIN),声称人类的疾病只有一种,即“异常细胞”,自吹这是“两百年来最重要的医学发现”,如果按他那一套来做,就可以永不生病云云。可见这是个没有受过生物医学方面的专业训练却自以为有天才发现的夸夸其谈的“科学猜想家”和保健品商人,而这篇文章正是登在其推销保健品的网站上的宣传材料,里面有许多常识性错误和逻辑谬误。
作者承认微波在自然界也存在,但是声称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不同,“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这是常识性的错误。一般的微波炉手册都有电路图,有电工知识的读者不难看出,里面有一个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微波炉中的磁控管是用直流电来产生微波的。一篇抨击微波炉的文章,却连微波炉的工作原理都没有搞明白,足见作者的学术素养低到何等程度,还能有什么可信度?
作者提到一次医疗事故,有一位妇女在接受输血后死了,原因是所用的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他声称“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根本的破坏”,并质问“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现在医学界禁止用普通微波炉融化冰冻的血浆,原因在于普通微波炉在加热时,由于受热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过热,而血液一旦温度升高到40摄氏度以上,就会出现溶血。可见,这种医疗事故完全是由于融化血浆时局部过热引起的,而不是微波加热本身会产生毒性。事实上,目前医学界专用的血液加温器,有许多就是用微波加热的,并没有因此出现医疗事故。输血和饮食之间也没有可比性。不适合于输血的加热方式,并不等于就也不适合于饮食。例如,如果用水浴加热血液也会出现溶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食品也不能用水浴加热呢?有点头脑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这种推理之荒谬。
该文还提到了一个实验:“瑞士科技协会(按:应译为瑞士联邦研究所)的Hans Hertel博士和Bernard Blanc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Hertel博士曾经为瑞士食品公司工作,后被解雇,也成了Francis那样的“保健专家”,但从来不是瑞士联邦研究所的成员,与他合作的Blanc博士才是该所的技术顾问,不过Blanc博士后来宣布改变看法。他们做的这项实验,是非常不严密,甚至有些荒唐的。他们总共只找了8名实验对象,其中一位是Hertel本人,实验者本身就是实验对象,完全违反了临床试验中至关重要的双盲原则(实验者和实验对象要互相不知情,以免在测量数据和解释结果时出现主观偏差)。从统计上来说,只有8名实验对象,样本太小,没有统计意义。其实验设计也相当荒唐:让实验者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在生食品、用普通方法烹饪的食品和用微波炉烹饪的食品,在进食之前抽一次血,在进食之后15分钟和2小时各再抽一次血,然后比较血的成分变化。他们声称,在吃了微波食品之后,血液成分马上发生了不良变化。这是荒唐的。他们忘了,在进食之后,还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食物中的成分绝无可能如此迅速地进入血液并改变其成分。
限于篇幅,我不想在这里具体地一一驳斥这篇文章的无稽之谈。我只想指出,只要对微波炉加热原理有所了解,就不会相信微波食品会有害健康。微波是通过电场变化让食品中的水分子高速旋转、相互摩擦产生热量来加热食品的,微波本身的能量极低,不足以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微波被吸收,全部转化成了热能,一旦关掉微波炉,磁控管停止产生微波,微波也就立即消失了,不可能“储存”在食物之中。如果说用微波炉加热有什么坏处的话,那也是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局部过热可能破坏了某些营养成分(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专家建议不要用微波炉加热给婴儿喝的奶)。但是总体上来说,微波食品是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特殊危害的,与一般加热方式相比,它甚至可能还有某些益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发布的资料说:“微波烹饪与普通烹饪相比,并不会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事实上,用微波炉烹调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微波炉的烹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
最后顺便谈一下微波泄漏的问题。微波辐射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目前还在研究。微波辐射能够加热食物,当然也能够加热人体组织。高强度的微波辐射能烧伤皮肤,眼睛对之更敏感,有可能导致白内障。但是从微波炉泄漏的微波的强度,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微波炉有多重保险防止微波泄漏。国际和国家标准规定,在离微波炉5厘米处,微波炉的微波泄漏必须控制在每平方厘米5毫瓦之内,这个强度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任何损伤,而事实上目前生产的微波炉的微波泄漏比国家标准还要低。而且,微波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衰减的,在离微波炉50厘米处的微波强度只有离微波炉5厘米处的一百分之一。微波炉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不可能出现超标泄漏的,万一由于微波炉损坏而出现大量微波泄漏,最可能的后果之一是让你觉得皮肤发热。
高技术产品对一般人来说,总是显得很神秘。神秘有时候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惧,有些人也就利用这一点来吓人、蒙人。我们要了解这些人的背景,相信更权威、更可靠的资料,不要被轻易吓住,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zb.net.cn/it/htm/Hlian/n/20031009C155805.html
微波炉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有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范
电磁辐射与身体健康
20世纪被誉为电气时代,发电站、输电线越建越多,各种各样的电器深入工厂、实验室、办公室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但电磁场,特别是(50-60HZ)工业频率的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是人们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初,有关专家们开始研讨这个问题。起初,专家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电场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场的作用。因为当时人们误以为这种电磁场中的磁场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可以感觉出来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有关卫生保健标准中只规定工业频率电磁场中可以容许的电场分量的标准;在制造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器以及架设输电线时,只考虑对电场分量规定的标准,而没有考虑对磁场分量可以容许的最高限额。但后来进行大量的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磁场也能影响人体健康。如,人体发生多种肿瘤病变的概率与所受到的低频电磁辐射密切相关。欧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一些机构确信,低频磁场会显著增大下列疾病的发生率:白血球增生与白血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儿形体缺陷、乳腺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的发展,慢性骨髓细胞样的白血病,染色体畸变等。有些报告还指出,在电磁场作用下一些激素的分泌减少,还可能是引起乳腺肿瘤发展的原因。
关于手机对身体的危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直接的证据,但总的来说用手机还是以长话短说为好。
电磁辐射知多少
有些调查报告指出:经常接触电磁辐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温作用,则他们体内发生乳腺癌变的危险就更大;长期担任电气工程师的人,若再经常接触汽油、农药或杀虫剂,则他们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就增大。
不少调查报告还指出,从事“电气职业”者,儿童以及不适当使用家庭电器者(常玩游戏的儿童,常使用电热毯和其它电加热器的妇女与儿童等)受低频磁场损害的危险较大。一些国家对怀孕的妇女还有这样的规定:婴儿未出生前3-6个月内不能上微机。
低频磁场辐射的强度和累积量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以后才发病的。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电磁辐射就像太阳和紫外线的关系一样,你要享受阳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线的辐射。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感知,因此其危害就显得尤为隐秘。从电子闹钟、吹风机、微波炉、电熨斗,到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电磁的“抚慰”。走出门外,电力线、各种电机设备又使我们十分容易地处于电磁场中。21世纪电磁环境恶化已成定局。
如何防止电磁辐射所产生的危害
1.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屏蔽室:由金属(片、网)所构成,多用于对大型机械组或控制室的主动场屏蔽;
(2)屏蔽衣屏蔽头盔和屏蔽眼镜:这些均是个人防护具,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辐射强度,以保护从事接触电磁辐射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屏蔽罩:这是对小型仪器的主动场屏蔽的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电阻率小的导电性材料,如铜、铝等;
(4)对于手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戴耳机来减小电磁辐射,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泰尔实验室的实验证明使用耳机通话时头部受到的辐射量处在直接用手机通话辐射量的 1/100 到 1/200 之间。
2.防止电磁辐射泄露你的电脑机密的方法主要有:
(1)被动模式:进行电磁屏蔽,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单一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如果屏蔽不能彻底,高灵敏度的电磁接收设备还是可以获取信息;
(2)主动模式:发射电磁波,使得用于窃密的电磁接收设备接收到被干扰了的信号。单一使用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如果使用设计得非常好的软件对接收到的被干扰了的信号进行分析,还是有可能和还原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同时混合使用这两种模式。
因此,取被动模式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单一对显示器进行屏蔽,还不足够。当要在保密情况下使用电脑的时候,应当把所有不必要的电缆和设备除去。
正确认识电磁辐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量电视塔、广播站、雷达、卫星通信、微波等带有电磁辐射的设备和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对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产生的电磁波也是一个环境污染要素。社会发展愈是进步,电磁污染环境状况也越严重。所以,电磁波既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信息载体和能量流载体,又是有害于人类生活的污染要素,其危害已受到国际环保领域的高度重视。因此,既要把电磁能作为一种,充分地利用;又要加强管理,将电磁辐射的负面效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专家介绍,从专业角度说,电磁辐射一般是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电磁场的来源有自然和人工两类。首先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场,太阳光本身也是电磁波的一个频段,还有雷电和其他星球产生的电磁波,都是自然产生的,而人类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进化过来的,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存关系,所以,自然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然而,自从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很多利用电磁能工作的设施,这些设施大量的向环境中发射电磁辐射或产生电磁场,使环境中的电磁辐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产生了电磁环境保护问题。产生电磁辐射的设施大致可分为五类:
1、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如电视发射塔、广播转播台站;
2、无线通信发射系统,如手机基站;
3、高压送变电系统,如高压线、变电站;
4、电气化铁道,如磁悬浮列车;
5、工业、科学、医疗用电磁能设施,如高频冶炼炉;
电磁辐射的危害
人类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电磁场里,电磁辐射无所不在,所以电磁辐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电磁辐射只有超过一定的数值时,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电场强度如果低于每米40伏应该就是安全的。即使超过这个数值也不一定产生危害,这根据个人的抵抗力和接触的时间、距离等情况而定。另外,专家还指出,电磁波无所不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利用,完全没有必要过份担忧,只要进行适当的屏蔽防护,就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影响。
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可怕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电磁辐射有害的报道一直未断: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专家认为病因是受到严重的电磁污染;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电磁辐射的危害真这么耸人听闻吗?
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磁环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没有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
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又听说电磁辐射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有人因此将产品电磁辐射产生的污染比喻为“杀手”。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9月、10月以来,就在微波炉进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之时,关于微波炉加工食品危害人类健康的报道相继见诸网上和报章,这些报道再次提起已成为陈词滥调的“微波炉有害论”:一,微波炉会造成电磁辐射和微波泄漏;二,使用微波炉加热,会造成食物的营养价值严重流失;三,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集中产生一定的有害变化。有关专家认为,这些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微波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等领域,造福于人类;而微波炉的发明是20世纪的重明之一,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国家有关部门官员也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过任何有关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有人说前苏联于1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发表了全球警告。据有关部门调查,前苏联根本没有发过取缔微波炉的警告,而是翻译者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讲要注意防止微波炉的泄漏,现在中国某品牌微波炉每年出口到前苏联地区的微波炉30多万台,并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
据中国家电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国家商检局进出口家用电器认可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张铁雁介绍,微波炉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甚至比一根普通日光灯管还要少。目前微波炉微波泄漏的国际标准是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任何危害。我国微波炉泄漏“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毫瓦”的标准比“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毫瓦”的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家家都使用微波炉,但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他们出现缺营养的现象。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女教授阿戴尔研究微波辐射对小动物和人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